若干年前,我的上司让我们看盛治仁二十二段的短视频,然后叫我们写下观后感。整理电脑时舍不得delete,所以就放在这里给自己留纪念。
盛治仁所说的职场道理,我个人是都满认同的。在我进入大专五年,看着大专一直改变,也看到大专一步一步为梦想创立大专独有的文化。但我觉得大专目前需要改进的是,分行与总部的工作文化差异。我发现,在总部工作的大专员工大部分都充满干劲,对公司非常有革命情感。站在外面的我们(分行)总能感受到在大专总部工作同仁的热情。但是,在分行的同仁不见得有这样的体现。总部可以说有着很好的团队文化,而分行却缺少了这一块。
我相信,不管在总部还是在分行,大家的工作量都不比哪一方的来得多或少。但分行员工们为什么会相对来说比较多怨言?我认为在分行同仁与总部有隔膜,或许分行同仁少了那份归属感。就好像一对夫妻,本是合一,却靠着WhatsApp沟通。因为没有正面沟通,产生的误会只会越来越深。以前公司会花资金去开课程,并挑选不同领域的同仁们参与。我觉得这个是需要继续进行的。被公司挑选的同仁,会有种被公司重视的感觉。再加上,这么做能够加深总部与分行同仁的认识,也加深了分行同仁们之间的关系。其实分行之前的同仁们很常为了自己的KPI利益,而选择不帮助其他分行。有时就算是因顾客需要而寻求帮助,却遭到拒绝。这很容易造成团队的负面情绪。
对于新手或刚出社会经验尚浅的药剂师,可以多鼓励他们探讨盛治仁教导的《新手主管上任》与《领导者的三顶帽》。想起自己以前,我就是会想急于表现,还有我有新官上任三把火,搞到我和同仁一开始闹到不是很愉快。如果能早点了解,或许那条路就不会走得那么辛苦。第九个视频《掌握4件事,下个升迁就是你》,有个很关键的一点,就是领导要学会注重整体,而不是只单单注重KPI/sales
target。新手药剂师往往很容易被KPI/Sales Target牵制住,忽略了团队精神。如果整体公司或分行个体只为KPI/Sales Target
看齐,忽略了同仁的潜能,那连我也不想呆了。
身为一位领导者要了解自己的风格。不但了解,也要学会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加强自己的缺点。若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性格,领导者固然也不会想要去了解他人的性格。若要团队强大,就要了解每个员工的优缺点来稳固团队精神。每一位员工就像是身上不同的肢体,而每个肢体都有着不一样的用处。很常,我们只在乎同事们能不能够把事情做好,而不是,我要如何使他把事情做好。我们要的是创造团队。既然每个员工各有不同的潜能,那就想办法发挥他们的潜能。我们当照着员工的潜能去为他们做训练,能做sales的,就鼓励在sales上面发挥;能教导的,就训练员工;有知识的,就专注给予知识。当团队能够有这同心合一的状态,我相信这团队可以创造更多奇迹。
看到视频的最后一段,说到《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多重意义》其实是我最有感触的一个标题。因为这是我工作以来都很努力在我员工那里去探讨的方向。我不喜欢在一间公司做得不开心,我也不希望看到我的员工跟着我做得不开心。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找到工作意义的权利,就算那个员工/同仁再有能力,若始终没能帮他找到工作意义的泉源,我宁愿鼓励他离开。为员工们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多重意义其实是我自己本身的工作意义。也是为什么我依然这么享受在这里工作的原因。工作/生活意义不能是来自钱、权或誉,因为这些是短暂的,也是起伏不定的事物。人最大的意义是看到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改变,而我们的责任是如何把这些带进我们的工作里继续发挥。因为这样,他会愿意做得比他人更多。每个人的潜能与兴趣都不一样,若能够好好的去挖掘,那团队就真的强大了。
最后我想说的,一间公司的存亡,非常在乎于业绩与利润。一间公司不能没有target,就像老板不能没有梦想。而身为打工仔的我们,要学会在困难中找到如何工作的意义,无论在这间公司还是其他公司。这是我自己告诉自己的一句话,“如果我没办法在这间公司改变我自己,去到哪一间公司,我依然还是没办法改变我自己。”既来之,则安之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